首页

品丝论足登录

时间:2025-05-30 00:48:34 作者:(走进中国乡村)甘肃临夏牛产业探索文创伴手礼 延伸链条“闯”世界 浏览量:89070

  中新社甘肃临夏5月29日电 题:甘肃临夏牛产业探索文创伴手礼 延伸链条“闯”世界

  作者 闫姣 艾庆龙 张婧

  牛肉精细分割制成伴手礼,废弃牛骨变为特色艺术摆件,用小型牛雕塑组建牛文化展示区……在“无牛羊不成家”的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,对牛产业的深耕探索堪称极致,系列产品畅销世界各地。

5月28日,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新集镇杨坪村的养牛场。曹学忠 摄

  “从单纯养殖到全产业链发展,我们不断探索产业升级路径。目前,已形成养殖、精细分割、有机肥加工、餐饮等四大板块。”在位于临夏县新集镇杨坪村的养殖场,甘肃旭昊集团负责人杨旭林2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。

  在牛肉分割车间,牛被精细分割为多个部位,骨头按牛肋排、龙骨、脖骨分类,搭配牛腩、牛脖等推出不同价位的礼品套餐。“我们研发的‘旭昊牛宴’系列包含从4人到16人不同规格套餐,满足多样市场需求。”杨旭林说。

  杨旭林坦言,其祖辈养牛采用粗放式放养。而今,牛产业成为“主业”,村子及周边村民对其养护更为科学精细。“牛喝的是雪山融水,吃的是添加了适量中成药、中草药的绿色无污染的饲草料。不仅要为母牛进行产后保健,还分阶段科学饲养小牛,精细化管理贯穿养殖全过程。”

5月28日,甘肃临夏县,航拍标准化养殖场。曹学忠 摄

  在该企业现代化养牛场内,电子大屏实时监控牛群的动态。养殖场技术员曹剑波介绍说,为培育优质肉牛,他们采用与传统养殖截然不同的科技化手段。通过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、甘肃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合作,采用人工授精技术,确保犊牛品质,“经过检验,我们养殖的肉牛肉质鲜嫩程度优于普通品种。”

  在牛产业链延伸上,临夏县还将目光投向文创领域。来自辽宁的雕刻师张志伟被聘请至当地,将牛骨转化为艺术品。“牛骨雕刻受材料限制,需结合其厚度和特性设计,拼接工序比玉石、象牙雕刻更为复杂。”他介绍说,其设计的牛骨雕刻作品融入当地牡丹元素,经取料、漂白、设计、裁剪、拼接等2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,为牛产业链增添文化附加值。

  张志伟称,其设计涵盖临夏本土文化符号的伴手礼、骨瓷礼、家具装饰、乐器配件、文玩把件、生活器皿等骨雕系列产品,年产各类骨雕艺术品2万多件,实现牛骨“变废为宝”。

  牛产业成为当地支柱产业,牛元素也千变万化融入当地日常生活。比如,用“牛”字设计而成的小花园,用小型牛雕塑组建而成的牛文化展示区,以及在旅游景区的牛摆件等。

  临夏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,是古丝路南道重要节点。2024年,该县牛存栏达到13.25万头,系列产品在海外市场销售额达2.07亿元人民币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全国高温预警已连发13天,最热时段还未到来

漳河灌区位于湖北江汉平原西北部,地跨荆门、荆州、宜昌三市,为湖北省最大灌区、全国九大灌区之一。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60.52万亩,现有耕地面积438.82万亩,是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。由于灌区渠道众多,水系错综复杂,闸控单元多,灌溉时无法全面把控水流环境,对精准调水需求迫切。

事关3000多亿美元中国商品,戴琪:很快会得出结论

杭州9月18日电(记者 王逸飞)今年第14号台风“普拉桑”预计19日下午到夜里在浙江省沿海登陆(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),给该省沿海地区带来暴雨甚至大暴雨考验。目前,浙江在海、陆两端的防御工作正加速推进。

土特产变新宠 黄河“几字湾”上好“柿”发生

2024年,广东在原6个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基础上,新增21个省级试点单位,计划实施试点任务面积9.39万亩。为推进试点工作落实,广东创新林木采伐管理机制,推动简化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,着力解决林木采伐办证难、办证繁、办证慢问题,同时深入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,对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进行政策解读、技术指导和现场答疑。(完)

采访中国全国两会的外国记者——“把中国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”

下一步,宁波市人大监察司法委将进一步完善观察站工作机制,并与公检法司机关、综合执法部门相关平台实现共建共享、集成融合,强化问题闭环解决,为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更多人大贡献。(完)

河北新春“第一会”,优化营商环境迎来“升级版”

本次发布的vivo X Fold3系列提供轻羽白、薄翼黑两种配色。价格方面,X Fold3 Pro的价格为9999元(16GB+512GB)和10999元(16GB+1TB);而X Fold3的价格则分别为6999元(12GB+256GB)、7499元(16GB+256GB)、7999元(16GB+512GB)和8999元(16GB+1TB)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